0515-82333468
點擊數:1757發布:2016-11-02 來源: 鹽城恒玉源化工產品有限公司、恒玉源化工產品有限公司、鹽城恒玉源化工
據國家統計局統計,2015年1~6月,農藥原藥產量為180.6萬噸,同比小幅增長3.3%;1~5月農藥行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,251.3億元,同比增長8.7%,實現利潤總額86.2億元,同比增長2.7%。業內人士指出,農藥行業步入調整期,下半年將繼續維持緩慢增長態勢。
成本普遍增加
隨著各地安全、環保壓力不斷增大,上游企業生產成本增加,直接導致農藥原材料成本不斷增長。新環保法實施以來,農藥行業紛紛加大了環保投資和“三廢”治理力度,環保成本占比大幅提升。
危險化學品生產與運輸監管日益加強,大多數農藥原材料及中間體列入危險化學品管理范疇,運輸成本直線上升,運價普遍上漲20%以上,個別品種運價漲幅高達50%。
用工難,用工成本增加,在全國各地普遍顯現,農藥行業作為一個較為特殊行業,特別是制劑加工旺季僅半年左右,勞動力成本增長表現得更加突出。以湖南為例,農藥行業用工成本增長20%以上,個別地區制劑加工用工成本更是上漲了30%左右。
融資難,融資貴,上半年表現十分明顯,由于受上半年證券市場異常瘋牛的影響,往年較為暢通的民間融資也變得十分困難。
價格一路下滑
受國際市場需求不足、國內市場需求不旺、高毒農藥禁限用、農藥減量控害行動等多重因素影響,導致農藥行業整體上呈現價格低位運行的態勢,不少品種甚至創近3年新低。據中國農藥工業協會統計,今年上半年農藥價格指數(CAPI)整體保持在81.0~85.0之間,較去年同期下跌十分明顯,最大跌幅達20.05%。6月份農藥價格指數(CAPI)跌至今年上半年最低值,跌至81.39,環比下跌1.22%,同比下跌高達18.20%。
由于市場、價格等方面的影響,農藥行業提前進入淡季,不少廠家紛紛提早停工檢修,從統計數據來看,5、6月份全國停工企業數較前4個月明顯增多,也是近幾年來少有的現象。
從產品種類分析,據中國農藥工業協會統計,殺菌劑表現最為抗跌,上半年殺菌劑價格指數(CAPI)繼續保持平穩的運行態勢,整體浮動區間在 96.0~100.5之間,其中3、4月份有所下跌,呈現出先跌后揚態勢。6月份殺菌劑價格指數(CAPI)持續上漲,達100.04,環比上漲 1.61%,同比下跌1.25%。
除草劑成為價格下跌的重災區,以第一大噸位的草甘膦原藥為例,上半年草甘膦平均加權成交價格為1.96萬元/噸,較2013年最高值4.06萬元/噸下跌51.72%,較2014年上半年均值3.08萬元/噸下跌36.36%。據中國農藥工業協會統計,上半年草甘膦價格指數始終保持在 58.0~62.0之間,一直處于低位運行。目前,草甘膦原藥價格進入每噸1.9萬元的區間,如果放任價格自由發展,后期市場價格可能很快跌破每噸1.8 萬元的歷史最低水平,市場或將再現“草甘膦災”。
利潤空間受擠
受原材料成本、運輸成本、勞動力成本、管理成本等集體上漲和價格下跌、個別產品跳水等因素影響,農藥行業利潤空間受到很大擠壓,已經進入微利期、保本期,個別產品甚至出現虧本。
大噸位的草甘膦、2,4-滴、百草枯、乙草胺和莠去津等多種除草劑原藥產品成交價格跌跌不休,敵百蟲、毒死蜱、馬拉硫磷等殺蟲劑原藥跌勢不止,直接影響了農藥行業的整體利潤,以草甘膦為主業的上市公司預報上半年業績預虧。
進入7月以來,農藥市場不僅沒有發出止跌信號,反而出現價格進一步下跌趨勢。目前,國內外百草枯母藥的市場需求進一步下降,導致其市場價格步步走低。相對于去年同期,百草枯母藥價格每噸下降了近1.1萬元,如此巨大的降幅給工廠帶來了巨大的利潤損失。
出路在于創新
農藥行業面臨新的調整期,雖然出現困境,但這是挑戰,更是機遇。
中國農藥工業協會會長孫叔寶指出,農藥行業必須面對困難,敢于和勇于創新,降本增效、拓展國內外市場,是農藥行業度過難關必做的兩大功課。一是要抓住機遇調整產業結構、組織機構和產品結構,依靠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,全面提高農藥制造業自動化、智能化水平,大力發展綠色農藥;二是要圍繞專業合作社、家庭農場、種植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,通過電商服務、作物解決方案服務與農藥終端用戶零距離對接,實現互聯網技術與傳統銷售渠道齊頭并進、線上線下聯動,實現產需對接、物技結合,不斷拓展國內市場;三是以全球化思維開拓海外市場,以物聯網大數據助推我國農藥產業轉型發展,以高品質產品和農化服務打造農藥強勢品牌,提高國際市場占有率,提升國際市場話語權。